浙江在线1月9日讯 在大脑中植入芯片,进行信息传输;抑郁症和老年痴呆症不再困扰人类……这些科幻电影中异想天开的情节,要想实现,必须依靠脑科学与脑医学领域的研究。日前,浙江大学成立了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
这是国内高校首次在“脑科学”领域展开本科生教育。作为全国首个脑科学和脑医学领域教学、科研、临床有机结合的新兴学科,该学院拟设神经科学和神经精神医学两个本科方向。
“脑科学是最具挑战性的前沿学科,也是近年来国际上发展最快的学科。”学院院长段树民说,脑科学研究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战略重点。美国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均开设了神经科学的本科专业。
高水平脑医学人才紧缺
在浙大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成立之前,我国普通高校提供的本科生教育的专业有四百多种,却没有一个是神经科学的专业。
自闭症、阿兹海默症、帕金森病、抑郁症等神经类和精神类疾病,都属于脑疾病。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教授胡海岚告诉记者,脑医学研究的一个目的就是通过对大脑基本工作机制的理解,找到各种防止、治疗脑疾病的方法。
胡海岚说,很多脑疾病,尤其是精神疾病的诊断目前仍然依赖于古老的问卷、问答方式,带有很大的主观性,所以通过理解脑疾病的机制,进行准确的诊断是脑医学研究的目的之一。
目前很多治疗脑疾病的药物带有副作用,是因为药物往往作用在全脑甚至全身,会影响其他脑区或器官的正常功能。但是一个脑疾病很可能是一两个脑区的问题引起。胡海岚介绍,所以在将来,实现精准药物释放,减轻甚至去除药物的副作用,也是脑医学研究的一大目标。“但总体来看,脑科学研究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从理解脑疾病到找到合适的药物,从技术概念的提出到产品的落地,需要花费很多时间。
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副院长周煜东向记者介绍,中国疾病负担比例中,神经精神疾病高达20%。但是,目前脑医学相关领域医生定向培养极其稀少。据统计,全国精神科医生缺口在十万人以上。“目前国内脑科学的研究生来源主要是生物学和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的本科生,他们在本科生阶段几乎没有接受神经科学相关的知识教育,很不利于科研工作的开展。”
院长段树民补充道,在这些学生的入学面试时,大多数学生都显示了从小对脑科学的兴趣,但在本科生阶段没有他们能选择的专业。
中科院院士为本科生上课
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院长由神经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段树民担任。他主要研究胶质细胞参与神经信息处理的机理,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国际上首次阐明了大脑胶质细胞突触也具有与学习和记忆有关的可塑性。
此前,段树民担任浙江大学医药学部主任,一直在给本科生上课。
他认为,一个人受教育的最佳时期可能是25岁之前,其可塑性和对知识的接受程度都是最佳的,“在本科生阶段就给学生提供系统的脑科学及其相关交叉学科的训练,无疑将给他们将来的学术职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段树民还有另外一方面的考虑,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区别在于,研究生主要精力是科研的训练,只有短时期的专业知识教育,不太可能再有系统性的交叉学科教育。“脑科学专家如果缺乏基本的交叉学科教育背景,就会使得他们与交叉学科专家的对话交流困难,合作难以进行。而本科就是进行交叉学科教育的最佳时间段。”
段树民说,等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的本科生入学后,“我肯定会上很多课,学院的优秀教师都会全力以赴上好课,而且我们会邀请国内最优秀的神经科学家及国际专家来学院授课。”
记者注意到,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老师有李晓明、胡海岚、斯科、周煜东等一批优秀中青年脑科学家,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获得者等。
两个方向
和人工智能有关
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的本科生教育,计划设立生物医学(神经科学方向)和临床医学(神经精神医学方向)两个方向。
浙江大学医学院常务副院长、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教授李晓明解释道,“脑科学(神经科学)与脑医学(神经精神医学)是一体两面。一个优秀的脑科学研究者必定要从脑医学的临床实际问题出发,而一个杰出的脑医学临床专家也必定要从基础创新研究中汲取养料。”
神经科学方向主要培育具有扎实神经科学理论知识,具备神经科学研究创新实践能力的神经科学研究与实践创新的复合型拔尖人才;神经精神医学方向,主要是培养高水平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医生和精神科医生。
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副院长斯科表示,脑科学专业设计对人工智能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浙江大学于2018年启动实施“双脑计划”,推进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研究会聚融合。在两个本科方向的培养中,学院设置了人工智能相关的课程。除此以外,学院很快将设立与人工智能交叉的神经工程本科专业方向,培养精通大脑工作原理并将其应用于类脑人工智能的创新人才。伦理学教育的开展也在计划中。“AI具有技术属性与社会属性相互结合的内在性质,研究技术进步,一定要研究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