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热线 - 安徽地区最专业的新闻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内新闻 > 河南新闻 南阳黄台岗镇 从“空心村”到“画家村”的美丽蝶变

南阳黄台岗镇 从“空心村”到“画家村”的美丽蝶变

发布时间: 2016-05-16 03:11:31 来源: 作者:
中国网讯 (张旭)青石路、土墙、碾盘、青砖、瓦房、栅栏、竹林、古藤……这是一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南阳农村再寻常不过的样貌。经过时光的不断淘洗,留存下来的旧村落、旧民居载着岁月的记忆,在日渐时尚和都市化的

中国网讯 (张旭)青石路、土墙、碾盘、青砖、瓦房、栅栏、竹林、古藤……这是一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南阳农村再寻常不过的样貌。经过时光的不断淘洗,留存下来的旧村落、旧民居载着岁月的记忆,在日渐时尚和都市化的南阳城乡,转而蜕变成艺术家们心目中诗意的净土。

经过简单修葺,挂上“听雨轩”等高雅的名字;推门进去,屋内摆着笔墨纸砚、油彩画笔。昔日曾代表没落和破旧的建筑,在画家的妙手修补下绽出令人惊艳的美颜。借力美丽乡村建设,岳庄古村褪去陈旧、破败的外衣,焕发出新的容光,吸引着各地书画家来此安营扎寨,终成“画家村”。近日,记者来到宛城区美丽乡村示范点黄台岗镇项寨村岳庄自然村,漫步在恍如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探寻这个在国内声名鹊起的宛城老村的没落与新生。

岳庄是一个始建于清中期的古村落,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剩下老人孩子留守家园,成为“空心村”。今年年初,河南美协会员郑明在此创办了自己的国画工作室,吸引了一批著名书画家来此交流创作。宛城区委、区政府因势利导,重点扶持,不仅让岳庄村实现了从“空心村”到“画家村”的美丽蝶变,还带动了当地及周边文化、旅游及农产品加工等产业的起步、发展。拾阶而上,信步走进“听雨轩”,“画家村”的第一位发掘者郑明教授正在挥毫泼墨,为66岁的村民郭士忠画肖像。神情专注的郑教授在白色的宣纸上运笔如飞,短短几分钟时间,一副栩栩如生的肖像图跃然纸上。村民郭士忠对着画作赞不绝口:“真是太像了,我要好好珍藏起来!” 郑明教授正在自家院子里为村民画肖像。

谈起初心,“画家村”发起人郑明告诉记者,他是南阳师院一名美术教师,为找一个远离城市喧嚣、又不太远的地方进行创作,已经在2014年找寻了一年时间,最终一个偶然的机会,在2015年2月发现岳庄村。“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古诗里描绘的乡村画面,也是今人情牵梦萦的故土家园,那份自在清幽,才是都市人流连所在。岳庄的原生态环境、古旧民居、淳朴民风,让行程4万余公里跑遍周边山水的郑明留了下来。租一户民居,郑明开始对老院修残补缺细梳妆,原有的砖瓦草木、土墙缸瓮在他手中自在又艺术,开辟了如今这一方净土,引得志同道合的朋友纷纷效仿,才有了后来的“画家村”。

他的珍视没有空付,“画家村”确是一方创作的乐土,郑明自2015年2月入住画家村,半年时间创作出三十多幅民俗人物国画。酷爱画竹的画家蒋铁浩也深以为然:“来到村子里,心静。”如今,“画家村”已建、在建工作室40余套,入驻艺术家70余人,以知名书画家郑明、王根喜、蒋铁浩、孙保瑞等为代表,创作涵盖国画、油画、书法、摄影、版画、雕塑、汉画收藏、烙画、剪纸等领域,还吸引了器乐、声乐、武术等一批专业爱好者入驻,各展所长惠及村民,与村民和谐共处大联欢。

从第一批书画家入驻开始,宛城区多次组织机关部门调研,精心规划。近一年来,协调交通、水利、林业、农业等部门投入资金500多万元,进行河道清淤、道路修整、园林绿化、民居整修等。原汁原味的青石路、土墙、碾盘、青砖、竹林、古藤经过艺术化的再加工,变成了田园牧歌里的五彩音符、山水画卷里的诗意背景,成为书画家们的最佳创作素材。

截止目前,修建道路2000米,安装路灯20盏,粉刷墙体8000平方米,种植风景树2000余株,平整沟坑2000余方,清除村庄内龙湾河淤泥900方,蓄水3000余立方,修建标准厕所2座,游园一个。

随后,该村将以“强化意识形态教育,活跃文化创作氛围,建设生态环保村落”为宗旨,由区政府、镇政府、村委会和公安、工商部门合力组建管理监督网络,探索形成一套安全、高效、科学的管理体系。成立“画家村”管理办公室,科学合理的布局村落结构,对文化创作区、餐饮服务区、停车区、配套服务区等进行统一规划;建章立制,包括准入准出制度、艺术区管理制度、办公室制度、卫生管理制度等;加强宣传服务,建立网络展示平台、绘制“画家村”游览图、编制“画家村”宣传手册和宣传片。一方面按照艺术创作工作室的专业化特色,完善基础服务设施,推动“画家村”管理向专业化、人性化、规范化转变。另一方面,积极搭建和完善“画家村”公共服务平台。

如今,在绿水环绕下,古色古香的村落更显清新秀丽,漫步其中,仿佛穿梭在时空当中,既能体味到古村落的风情,又能欣赏到新农村的美景。今日的岳庄已不知不觉地嬗变为青山绿水间的美丽画卷。

“画家村”美,美在人居环境,美在人文环境。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缺少父母关心监管,一些孩子对学习不太上心,心理也易出现封闭、叛逆等问题。在宛城区委、区政府的倡导和爱心企业的支持下,郑明等艺术家们在岳庄创办“爱心学堂”,利用双休日义务教孩子们书画、音乐等。以画家村为中心,方圆几十里的儿童200余人前来学习、体验爱心学堂。村民们说,在爱心学堂放学回家,孩子们不再一味的玩耍,能静下心来学习功课、也经常帮助老人干活,变得更加懂事知礼。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通过孩子们的学习和改变,带动了全村的崇文、思进新风尚。社会上的爱心人士、义工团体纷纷到画家村,定期为村民举办道德讲堂,将一些文明礼仪、传统美德、人生哲理乃至安全知识融入课堂,寓教于乐。昔日握锄驾辕的大手,如今提得起纤细的毛笔,质朴纯真的乡情,融入了时代文明的气息。

道德,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具体反映在人们的生活细节中。文化,浸润人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搞好道德、文化,抓住了岳庄美丽乡村建设的灵魂,那就是要提振精气神、集聚正能量,以此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

文化建设的投入,为岳庄及周边村镇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高水平书画艺术展,吸引众多书画爱好者前来参观、购买书画作品,形成了高端文艺品市场;在浓厚艺术氛围熏陶下,村民制作充满乡土风情的手工艺品,自发组织民间文艺汇演,农家乐休闲旅游产业方兴未艾、生机勃勃;艺术家的工艺葫芦创作,带动了村民在房前屋后种植葫芦,初步形成艺术家投资、就地取材、产业推广的经济链条。以画家村为核心,周边豫花园、大山农业科技园的乡村采摘、旅游等热点项目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下一步该区将继续以文化艺术为核心,以生态文明、自然景观为基础,来打造南阳文化艺术村,展示南阳当代艺术家的风采,并以此为契机促进南阳文化产业的发展,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南阳丰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保护南阳传统民居建筑和传统农耕生产方式,深入挖掘南阳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将“画家村”建成南阳艺术家创作第一村、南阳市文化名片、中原书画艺术品集散地。

“画家村是我们美丽乡村建设、文明新村创建的样板村,也是宛城区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具体实践。”宛城区委书记刘中青说。

相信,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宛城大地上,广阔的田野乡村必将美如画卷,成为可以诗意栖居的所在。

  • 关键词浏览:
  • “走出”无声世界 他们带来最美的声音
  • 莫扎特的旋律在流淌——近日在五缘音乐厅举行的一场管乐团音乐会,表面上看,就是常见的音乐会,其实不然。...

  • 古都夜未央 洛阳正青春
  • 夏夜的洛邑古城,流光溢彩,游人如织。身穿汉服的俊男靓女罗衣飘飘、团扇遮面,怡然漫步于悠悠琴声之中,空气中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 福建宁德多举措推动文旅市场回升 旅游业绩创新高
  • 第三季度,宁德市接待国内游客人数1417.7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7.91亿元,分别同比增幅33.6%和46.2%,旅游人数、旅游收入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 未来三年 泉州更新重置37条供水管道 总长约127公里
  • 1日傍晚,泉州中心市区宝洲街和刺桐路交界处供水主管破裂,造成周边路段积水、堵车及多区域停水。...

  • 疑因搭讪起冲突,唐山多名男子在烧烤店围殴多名女子
  • 6月10日,网友发布网帖称河北唐山机场路一家烧烤店多人起冲突,疑因男子酒后搭讪女子,后多人对女子进行殴打。机场路派出所回应,有出警。...

  • 福州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打造居民家门口的“幸福圈”
  • 近年来,福州大力推动一系列社区改造更新工程,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去年,军门社区成为福州市首批11个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社区之一。...

  • 《济南市绿化条例》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 为更好提升泉城生态环境,推动济南市绿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济南制定出台了《济南市绿化条例》。...

  • “人才”来济南能领几张卡?看新政背后人才密码
  • 两天前,在济南一家企业就职刚满一年的小宁领到了一张特别的卡片,这张由济南市发出的“泉城安居卡”将为来济人才安居乐业提供保障。...

  • 济南市市中区开展“强师固本·强课提质”现场会
  • 11月30日,济南市市中区“强师固本·强课提质”现场会在济南市东河小学举行。在学生作品展示区,郑煊可同学分享了学校“走泉城爱家乡”主题教育活动,并介绍了同学们制作的作品。...

  • 共谋大发展 山东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成效显著
  • 10月下旬,济南市莱芜区、钢城区、长清区、平阴县分别与泰安市岱岳区、肥城市、东平县先后签订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贯彻落实上下游协同治污原则;...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