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热线 - 安徽地区最专业的新闻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内新闻 > 海南新闻 临高千年木偶戏人气衰落 演员月薪一两千无人愿传承

临高千年木偶戏人气衰落 演员月薪一两千无人愿传承

发布时间: 2016-06-03 18:11:16 来源: 作者:
海南新闻,海南门户,海南新闻网,国际旅游岛

临高千年木偶戏人气衰落 演员月薪一两千无人愿传承

商报讯水袖飘起,眼神陡然一转,一具具身高不足一米的木偶人身披华服傲然站立,唱腔自其身后响起。盛夏的天顷刻变脸,大雨瓢泼,打在窗外的叶子上,一间形体教室内,三名学生,三位老师,光脚踩在木质地板上,一招一式,以木偶人演绎临高这个滨海县城里流传千百年的爱恨情仇故事。传承近千年的临高木偶剧,演员月薪一两千,即便如此,“科班出身”的戏剧影视专业(人偶剧方向)毕业生仍然一岗难求。

曾经见证人偶戏风华的艺人正和观众一同老去,人偶戏也老了吗?

情景

反差学人偶戏却不爱“木偶”

19岁的王志伟已然是人偶戏传承的新气象,白衬衫,鸭舌帽,与人偶戏绚丽的色彩相比,王志伟时尚得有些穿越。2013年,王志伟初中毕业到广东从事销售类的工作,半年后,他听从父母的召唤回到临高,与双亲一同务农,并到民营剧团跟班学习化戏妆。每月十几场的演出,王志伟随剧团奔波于临高各地,2014年下半年,有了些许演出经验的王志伟在家人的支持下,报考临高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戏剧专业。目前,他已经是人偶剧班二年级的学生。

临高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提供住宿,但戏剧专业的学生并不在学校住。

“我很少来上课,有时候半个月才来学校一次。”王志伟坦言,平时忙于跟剧团四处演出,从月初到月末,断断续续都在婚嫁、庆典、开张等各类仪式上表演,闲时便回到家里帮忙干农活。作为中职院校的学生,王志伟与其他学生一样,领着350元/月的生活补贴。

5月30日,采访期间,王志伟说了一句令记者心惊的话:“我对那些木偶不感兴趣,太枯燥了。人偶戏也只有老年人才会喜欢看。”说话间隙,手机铃声响起,王志伟低头刷起了微信。在王志伟看来,人偶戏的繁华时代已经过去,它是一门艺术,但艺术的观众们已经逐渐老去,年轻的观众和演员在文化艺术的品鉴上,已经有了新的变化。

身为戏剧专业的学生,王志伟却始终坚持不涉足人偶戏的表演。“我只喜欢化妆,在剧团里是小兵小将,那些主角,都是年龄偏大的人。”

“你想成为主角吗?”记者问。

“不想。我只对化妆感兴趣。”谈及在这条道路上的未来,王志伟收起捏在掌心的手机,抬头抿了抿嘴,看着窗外的大雨略显迷茫:“不知道,先这样过着吧。”

临高千年木偶戏人气衰落 演员月薪一两千无人愿传承

落寞一腔热血付何人?

“站直,手臂伸直,肩膀抬起来!”年过半百的冯义佳是这个班的形体老师,手把手地指点着班里仅有的一名在训练的男生戴小江。“你看,就是这样!”冯义佳左手藏于身后,右掌前推,眼睛直视,头一甩,一股小生的精气神便跃然呈现。指点完毕,小江身披粉色戏服自己练习,冯义佳靠在教室墙边的栏杆上却有些失落: “学生都不来。以前上课的人还多一些,后来出了规定,禁止中学生骑电动摩托车上学,他们交通不方便,干脆就不来了。”冯义佳是一位老艺人,从事人偶戏教学多年后,他开始困惑:“招生是个很大的问题,我们人偶戏是用临高话唱的,其他地方的人听不懂。现在中职学校都去农村招生,本身竞争压力就大,我们也只好下乡去表演,现场感染他们,让想报名的人带动他们的亲戚朋友一起来报名。”临高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自2009年创办,至今已经招收了103名学生,其中首届毕业生28名。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人偶剧班招生数量呈下滑趋势。

临高千年木偶戏人气衰落 演员月薪一两千无人愿传承

现状

教师人偶戏陷入发展窘地

人偶戏曾辉煌一时。人偶戏老艺人王明亮回忆,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临高人偶戏的演出市场慢慢开始萎缩,而临剧,作为人偶戏的延伸版,人气却越来越旺。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临剧的演出增加,而人偶戏的演出相对减少。”王明亮坦言,如今人偶戏的演出很少,一年的演出仅有十几场。“现在演出,一般以临剧为主。”

人偶戏非遗传承人陈少金称,以前,看人偶戏的人比较多,而且观众的年龄跨度也很大。但是如今,喜欢看人偶戏的以老人为主,年轻人很少。

“在临高,木偶剧团有一二十个,但是其中有一半以临剧演出为主。”陈少金感慨地说,除了观众锐减、演出市场萎缩和剧团的减少外,愿意学人偶戏的人如今也少了。“过去,剧团里学习人偶戏的人很多,也有很多孩子愿意学,但是现在,愿意学人偶戏的人少了。”

校长人往人不来,传承渐趋稀薄

近年来,人偶戏的华衫彩袂渐渐褪去了历史的光环,如今的艺人和观众都是同一年代的“老一辈”,当演员和观众一同老去,新人接替却难以为继,戏曲的吸引力也随之日趋势微。

临高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王焕文说,2009年,临高人偶戏专业按照省政协、省教育厅的相关要求开办。海南省委、省政府,临高县委、县政府每年都给人偶戏专业相应的经费支持,这些经费足以满足办学需求。

临高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虽然面向全省招生,但人偶戏专业生源难以覆盖全省已成不争的事实。“如今,有国粹之称的京剧也受到冲击,人偶戏这样的小剧种更是举步维艰。”让王焕文困惑的是,人偶戏历经八百年传承,专门开办了人偶戏专业后,传承仍受诸多制约。“现在最困扰的是生源,生源规模上不去,专业很难做大做强。而人偶戏一直使用临高话进行传承,也难以走出地域局限。不能过多地创新,否则就违背了传统。”

文化馆长 毕业生要求月薪一两千却仍然待业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人偶戏面临着怎样的传承尴尬?临高县文化馆馆长陈建荣坦言,临高人偶戏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发展历史,也一直都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但是,与一些别的非遗项目传承遭遇的问题一样,临高人偶戏目前也面临着后继乏人的问题。“现在愿意学人偶戏的年轻人少了。”陈建荣严肃道,目前,人偶戏的演员主要靠临高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

陈建荣回忆,过去,人偶戏一直是百姓生活当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一年当中,人偶戏的演出高达近200场。但是如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业余文化生活也比过去丰富,群众能够选择的娱乐方式增多。人偶戏原本是人们业余文化生活的唯一选择,但是如今,却成为人们众多的娱乐方式当中的一个选择,地位下降。“现在,十场演出,人偶戏的演出最多能有三四场。”

人偶戏的演员待遇比较低,这也是个问题。陈建荣称,过去,演一场人偶戏不过几百块钱,演员演一场也不过才能拿到10块—20块钱的报酬。“现在,一场人偶戏的演出,还不到2000块钱,有的老板会给的多些,但是也不到3000块钱。”陈建荣认真道,即使县文化馆邀请剧团下乡演出,每场也不过2700元-2800元的补贴。这些演出费用,再分到个人手中,几乎没有剩余。因为经费较少,因此,剧团的灯光、音响等设备比较陈旧,而陈旧的舞台设备,导致演出效果不佳,观众的兴趣自然会降低,而这又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由此,导致临高县的木偶剧团减少。陈建荣回忆,过去,临高县的木偶剧团多达30多个,但是因为演出市场不景气,慢慢地,部分剧团倒闭了,如今临高县仅剩6个临剧剧团,7个木偶剧剧团。“13家剧团中,12家都是民营剧团。”

海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数据显示,临高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目前在校生共16人。该处副处长路剑威介绍,为支持该专业发展,省教育厅放宽了对人偶戏学员年龄的限制,省教育厅投资数十万元,前些年,给这个专业所在的学校建设相应的教学场地和实训室,但招生仍然困难。目前,戏剧专业(人偶剧方向)每年招生都在个位数,即便如此,市场需求也难以消化这每年仅有的几名毕业生。

临高县文化部门正积极探索传承新方式

人偶戏也曾有春天如同梦一场

追忆人偶戏也曾有“春天”

王明亮是临高县木偶剧团的老艺人。1978年,20岁的王明亮,进入该剧团当人偶戏演员。由于其勤奋好学,很快便掌握了多项技艺,成为团里的多面手。不久,自然而然地成了台柱子。

从艺30多年,王明亮对于人偶戏的发展感触颇深。他回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曾被禁演的临高人偶戏重新登台,并迅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那时候,临高各村镇逢年过节,抑或是家里有喜事,均会请人偶戏剧团前来演出。

“一场人偶戏200多元,哪个村子有人偶戏,能把周边十里八村的人都吸引过来。”王明亮笑呵呵地说。“1978年,人偶戏剧团恢复重建,当时人们的文化生活比较单一。”王明亮还记得,当时,人偶戏的演出主要是在晚上。观众们为了能够近距离地看人偶戏,从傍晚时分就开始到演出现场占位置。演出开始后,台下的观众“人山人海”。王明亮称,过去的人偶戏观众很多,有时候,台下的观众能达到几千人,甚至上万人。孩子们都睡得早,但是人偶戏的演出需要两三个小时,打瞌睡的孩子就趴在父母怀里呼呼大睡,而犯困的大人们也舍不得离开,在台下勉强撑着,一边打瞌睡,一边看戏。

临高千年木偶戏人气衰落 演员月薪一两千无人愿传承

临高人偶戏非遗传承人陈少金今年50多岁。谈起过去,陈少金满脸都是骄傲。1980年,年仅20岁的陈少金进入临高县木偶剧团学习人偶戏。从小热爱文艺的她,很快便挑起了大梁。她表示,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人偶戏十分火爆,剧团一年有200多场演出,临高的每个村子每年都要演出两三场。当时,他们还曾经到定安、屯昌、保亭等市县演出,甚至前往北京、上海等地。那时,上至80岁的老人,下至几岁的稚童,但凡有人偶戏的演出,都会赶到演出现场,目不转睛地盯着台上看。当时,学人偶戏表演的人也很多。陈少金说,她从1995年开始带徒弟,如今已经记不清带了多少学生。

“后来,除了人偶戏,还出现了临剧。”陈少金坦言,临剧是由人偶戏创新而成,与人偶戏一样,都是用临高方言进行表演,但不同的是,临剧是人的演出,而人偶戏是人与木偶的结合。

临高县文化馆馆长陈建荣,是土生土长的临高人。在他的印象中,年少时,人偶戏曾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几乎每个公社都有1—2个剧团。”陈建荣回忆称,当时,全县有30多个木偶剧团,都是个人组织的。那时候,人偶戏的演出队伍很多,一年演出的场次也多。

临高千年木偶戏人气衰落 演员月薪一两千无人愿传承

未来人偶戏或成独门绝艺

陈建荣坦言,人偶戏以方言为主,主要以口头传播为传承方式,因此,其传承有一定难度。如今,在临高,愿意学人偶戏的人并不多,人偶戏的演员多为40岁以上的中年人,年轻人较少。在学习人偶戏的人群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剧团演员的子女。在临高,甚至已经出现了家族性剧团。

“因为很少有人愿意学人偶戏,所以有的剧团演员,就动员自己家族的人学习人偶戏,通过家里人的学习进行传承和演出,慢慢地,形成了一个家族式的剧团。”陈建荣坦言,如果人偶戏还得不到重视,没有人愿意学习,今后,或许会成为一项独门绝艺,仅在一些家族中代代传承。

为了更好地传承人偶戏,陈建荣透露,除了由临高县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专业人才外,临高县文化馆如今也在积极探索传承方式。“我们打算做传统的剧本。”陈建荣说,为了方便学生学习人偶戏,临高县文化馆正在积极制作人偶戏剧本,目前打算做十期,每期包含十个剧本。“第一期,将于6月至7月出版。”

  • 关键词浏览:
  • “走出”无声世界 他们带来最美的声音
  • 莫扎特的旋律在流淌——近日在五缘音乐厅举行的一场管乐团音乐会,表面上看,就是常见的音乐会,其实不然。...

  • 古都夜未央 洛阳正青春
  • 夏夜的洛邑古城,流光溢彩,游人如织。身穿汉服的俊男靓女罗衣飘飘、团扇遮面,怡然漫步于悠悠琴声之中,空气中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 福建宁德多举措推动文旅市场回升 旅游业绩创新高
  • 第三季度,宁德市接待国内游客人数1417.7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7.91亿元,分别同比增幅33.6%和46.2%,旅游人数、旅游收入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 未来三年 泉州更新重置37条供水管道 总长约127公里
  • 1日傍晚,泉州中心市区宝洲街和刺桐路交界处供水主管破裂,造成周边路段积水、堵车及多区域停水。...

  • 疑因搭讪起冲突,唐山多名男子在烧烤店围殴多名女子
  • 6月10日,网友发布网帖称河北唐山机场路一家烧烤店多人起冲突,疑因男子酒后搭讪女子,后多人对女子进行殴打。机场路派出所回应,有出警。...

  • 福州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打造居民家门口的“幸福圈”
  • 近年来,福州大力推动一系列社区改造更新工程,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去年,军门社区成为福州市首批11个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社区之一。...

  • 《济南市绿化条例》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 为更好提升泉城生态环境,推动济南市绿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济南制定出台了《济南市绿化条例》。...

  • “人才”来济南能领几张卡?看新政背后人才密码
  • 两天前,在济南一家企业就职刚满一年的小宁领到了一张特别的卡片,这张由济南市发出的“泉城安居卡”将为来济人才安居乐业提供保障。...

  • 济南市市中区开展“强师固本·强课提质”现场会
  • 11月30日,济南市市中区“强师固本·强课提质”现场会在济南市东河小学举行。在学生作品展示区,郑煊可同学分享了学校“走泉城爱家乡”主题教育活动,并介绍了同学们制作的作品。...

  • 共谋大发展 山东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成效显著
  • 10月下旬,济南市莱芜区、钢城区、长清区、平阴县分别与泰安市岱岳区、肥城市、东平县先后签订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贯彻落实上下游协同治污原则;...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