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十来天,六郎保丰村村民终于能休息一段时间了,忙碌的螃蟹上市季过去,但他们也不能休息太久,因为接下来又是青虾上市的时候。保丰村家家户户养殖螃蟹,还混养了青虾或鱼,眼下正是新的收货季的开始。
“早上有个外地贩子过来,谈青虾的收购价格,还让我帮帮忙和各家宣传下。”日前,古稀之年的保丰村村民陶来根对记者说。他平时在家带孙子,还混养了5亩地螃蟹青虾。一亩地既产出螃蟹又产出青虾,达到最大收益。陶来根说,今年虽然有疫情,但对螃蟹的销售影响并不太大,产量还行,价格也可以,村里多年来就有养螃蟹的传统,因此销路也不愁。“每亩纯收益三千到五千不等,比种水稻强许多。”陶来根说。村里螃蟹10月20日左右上市的,虽然有点迟,但口感达到了最佳,村民们不急于赶早。几乎每天都有蟹贩子来村里收购,只要将螃蟹捞上来田埂边就能卖出去。据其了解,村里的螃蟹一般都销往六郎,也有好的被送往高淳。
为了进一步提高收益,近些年来,陶来根和村民们都实施螃蟹青虾混养或螃蟹鱼混养。“大青虾一斤卖到55块钱,一亩地纯收益还能增加两三千元。”陶来根说。自己年纪大了,就在家带孙子养养螃蟹,开个小店卖螃蟹饲料,日子过得挺好的。村支部副书记胡道保骑电动车路过,也停了下来聊起了螃蟹经。他自己有4亩地,还承包了80亩水塘,混养螃蟹和鱼,平时也不耽误正常上班,只有早晚忙一点,要到水塘边喂喂食。“我和陶来根师傅上世纪90年代就养螃蟹了,在村里算是最早一批的。”胡道保回忆说。后来,村里养螃蟹的越来越多,现在是家家户户都养殖了,村民日子过得普遍比别的村好。
据村书记陶常青介绍,全村有水面1000余亩,水田3000多亩,全部都养殖了螃蟹,每家都有只是多少不等。养螃蟹活不重,不似种庄稼那么复杂,所以村民白天也都正常外出务工,早晚回来照顾下水塘就行了。今年螃蟹后期价格上来了,收益还可以。除了螃蟹青虾鱼的收入,用来净化水塘水质的草籽也能生财,每亩草籽大约能卖一千余元。陶书记介绍说,镇里区里每年4-10月都派渔业专家下来指导,有时是组织培训,今年就组织了十几次培训,村民们想学都可以去。村里螃蟹虽然没有形成品牌,但品质很好,在2013年“王宝和杯”全国河蟹大赛中获“金蟹奖”。下一步,村里可能要想办法创办自己的螃蟹品牌,通过河蟹养殖专业合作社,统一购进苗种、饲料,再销售给村民,价格上更有优惠。今年合作社已设置了一个大冷库,目前已存入了200吨小鱼小虾当饲料,预计明年4月开始销售。
图为保丰村村民展示养殖的螃蟹。
大江晚报记者 李贾 文 汪武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