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热线 - 安徽地区最专业的新闻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内新闻 > 北京新闻 一家受益百户受损北京CBD核心区域治理开墙打洞有妙招

一家受益百户受损北京CBD核心区域治理开墙打洞有妙招

发布时间: 2016-09-27 14:38:40 来源: 作者:
人民网北京9月26日电(赵青)北京市朝阳区建外街道东起建国门,西至大望路,北接光华路,南临通惠河,位于北京

人民网北京9月26日电(赵青)北京市朝阳区建外街道东起建国门,西至大望路,北接光华路,南临通惠河,位于北京中央商务区的核心区域,国贸三期、银泰中心等北京标志性建筑物鳞次栉比的排列在这里。埃及、芬兰、哥伦比亚等国的大使馆也同样在这里聚集。124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在这里安家落户。建外街道可以说是中国改革开放成果的集中展现,更是中国对外展示的窗口。

然而,这样一个高端商务楼宇林立的区域,也是“开墙打洞”的重灾区。东大桥路、光华路、建国路和西大望路等建外辖区重要路段的两侧居民楼的“开墙打洞”,不仅与城市形象不符,也是居民全国反映强烈急需治理的城市病。2016年建外街道工委办公室开始对辖区内沿着“开墙打洞”进行综合整治。截至6月份已经百分之百完成了整治工作,无滞留不关、无群体性事件发生。能取得这样“斐然”的工作成绩,与建外街道在“开墙打洞”的治理过程当中一直坚持“依靠群众”密切相关。

一年收入30万“开墙打洞”不好拆

“开墙打洞”,严格来讲是一个俗称,实际上指的是居民楼的一层,由居改商这样的现象。这样的现象,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而开始。一些人受利益的驱使,把原来的窗户敲掉,甚至破坏了承重墙,把一层的居住用房改造成商铺,来获取住宅达不到的利益。

建外街道处于北京的商业核心区,每天人流量达到七八十万。如果房子作为住宅出租的话,一到二居室每个月才五六千块钱;而“开墙打洞”改造成商铺出租的话,房东每年可以盈利30万左右,利益非常大。

“墙开不开,洞打不打”,这之间相差的是每年20万元。也正是这样天壤之别的收入,使得“开墙打洞”的治理变成了政府与房东的博弈。“开墙打洞”不好拆。

一家受益百户受损 “开墙打洞”必须治

“开墙打洞”不好拆,却不能不拆。北京市朝阳区建外街道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杨立亭告诉我们,实际上“开墙打洞”属于一家受益、百户受损的现象。

一方面,“开墙打洞”破坏了楼体原有结构,甚至是承重墙,对房屋结构的安全是一个很大的损害;另一方面,“开墙打洞”对整楼居民的卫生情况有很坏的影响,如果一个楼有一家商户做餐馆的话,整个楼的蟑螂是少不了的。

杨立亭说,在每年接到群众的投诉反映里,由“开墙打洞”造成的投诉,大约占到整个建外地区地区投诉量的三分之一。

拆除需要靠“共治” 五方联动是妙招

为了解决居民一直以来的难题,建外街道工委办公室开始对辖区内沿着“开墙打洞”进行综合整治。截至6月份已经百分之百完成了整治工作,无滞留不关、无群体性事件发生。之所以能在“开墙打洞”的治理工作中做得“又快又好”杨立亭总结说,这主要是他们在治理中采用了“共商共治”的方法。

杨立亭表示,“共商共治”,实际与中央提的社会治理模式其中的理念非常吻合。“开墙打洞”这件事情,是一种历史的现象,起源于改革开放的初期,造成这种现象,这个不能通过简单的行政执法的方式取缔或者直接封闭,这肯定是不行的。因此,治理过程中主要靠协商。

在治理中,建外街道搭建了五方参与的平台,即是街道,社区,商户和业主,居民,物业公司共同参与“开墙打洞”治理的讨论工作,做到治理中达成统一意见。

通过五方参与的平台,各方都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图,争取对方最大程度的理解。通过“五方联动”形成最大共识,最大限度地减少一些抵触,最大限度地减少一些摩擦因素,实现“开墙打洞”治理工作平稳、顺利地开展。

居民自治保成果自行巡逻卫家园

“开墙打洞”治理完了,怎么做到治理成果不反弹,也成为了一项学问。杨立亭说,截止到目前为止,建外街道今年治理的90户“开墙打洞”没有出现反弹现象,因为在开墙打洞整治之后,采取了“三防”的措施。

所谓“三防”,第一是“物防”,简单地说就是恢复原状。就是进行物理隔离,把原来商户安装的东西拆掉之后,恢复原来的窗户,该安上栅栏安栅栏,该封上围墙封围墙,这是第一步恢复原状;第二是“技防”,我们把这个地区安装一些监控探头,这个探头要并入我们地区的指挥中心,这样就属于一个实时监控状态,一旦有其他异动,在我们街道指挥中心都能看到;第三是“人防”,每个小区会组建自己的自管队,由社区组织,定期去看一看,这样防止后边再发生一些破坏的现象,保证咱们整治的成果能够持续下去。

另外,“开墙打洞”治理结束后,社区居民自发地成立了“环境自管队”,大约有二三十人,定期去巡查,去看护开墙打洞的情况。在这个基础上,建外街道也对整个小区的环境,包括安全、卫生,都进行整体巡查,唤起居民的家园意识,通过自己的参与,自己的劳动,让自己的生活的小区,家园更加美好。

居民的积极性发动起来以后,最大的优势是街道彻底摆脱了原有的被动地位,居民成为了自我管理的主人,社区的环境自然也越来越好,“开墙打洞”更是不再复发。

在未来,除了“居民共商共治”,建外街道还将进行“智慧化”的街道管理,通过“互联网+”这种技术,把地区的人、地、事物、组织,所有的东西,都数据化,通过互联网这种技术,让管理更有效率。

  • 关键词浏览:
  • “走出”无声世界 他们带来最美的声音
  • 莫扎特的旋律在流淌——近日在五缘音乐厅举行的一场管乐团音乐会,表面上看,就是常见的音乐会,其实不然。...

  • 古都夜未央 洛阳正青春
  • 夏夜的洛邑古城,流光溢彩,游人如织。身穿汉服的俊男靓女罗衣飘飘、团扇遮面,怡然漫步于悠悠琴声之中,空气中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 福建宁德多举措推动文旅市场回升 旅游业绩创新高
  • 第三季度,宁德市接待国内游客人数1417.7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7.91亿元,分别同比增幅33.6%和46.2%,旅游人数、旅游收入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 未来三年 泉州更新重置37条供水管道 总长约127公里
  • 1日傍晚,泉州中心市区宝洲街和刺桐路交界处供水主管破裂,造成周边路段积水、堵车及多区域停水。...

  • 疑因搭讪起冲突,唐山多名男子在烧烤店围殴多名女子
  • 6月10日,网友发布网帖称河北唐山机场路一家烧烤店多人起冲突,疑因男子酒后搭讪女子,后多人对女子进行殴打。机场路派出所回应,有出警。...

  • 福州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打造居民家门口的“幸福圈”
  • 近年来,福州大力推动一系列社区改造更新工程,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去年,军门社区成为福州市首批11个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社区之一。...

  • 《济南市绿化条例》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 为更好提升泉城生态环境,推动济南市绿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济南制定出台了《济南市绿化条例》。...

  • “人才”来济南能领几张卡?看新政背后人才密码
  • 两天前,在济南一家企业就职刚满一年的小宁领到了一张特别的卡片,这张由济南市发出的“泉城安居卡”将为来济人才安居乐业提供保障。...

  • 济南市市中区开展“强师固本·强课提质”现场会
  • 11月30日,济南市市中区“强师固本·强课提质”现场会在济南市东河小学举行。在学生作品展示区,郑煊可同学分享了学校“走泉城爱家乡”主题教育活动,并介绍了同学们制作的作品。...

  • 共谋大发展 山东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成效显著
  • 10月下旬,济南市莱芜区、钢城区、长清区、平阴县分别与泰安市岱岳区、肥城市、东平县先后签订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贯彻落实上下游协同治污原则;...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