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王先生发布了一段视频,称他去景区拍摄海鸥时,看到几位大妈为了拍照,直接抓住海鸥,并且进行喂食。大妈们大概将海鸥抓了两分钟左右,喂食麻花,拍完照后放开海鸥。视频被多家媒体转发后,不少网友对其行为表示谴责,认为这种行为极其不文明。
来“度假”的西伯利亚海鸥是青岛的老朋友,每年的秋末冬初,海鸥的到来让青岛这座本来温暖浪漫的城市显得更加的热闹,“海鸥早晚在青岛吃撑”等相关话题也在不同的平台爆火出圈。来看海鸥的游客多了,不文明的行为开始时有发生。冬天来青岛与海鸥的互动成了标配行程,但是与海鸥的某些亲密接触讲求机缘巧合,可遇不可求的情形下,很多游客为自己的私欲急不可耐地“强来”,这不但有损个人形象,也伤害了人与海鸥的感情。
许多游客看海鸥,就想体验“飞鸟掠过,手中夺食”的心动瞬间。没有一些满足游客的愿望清淡,被抓住、被灌食的海鸥就此成了牺牲品。前有“父母帮孩子抓海鸥强行塞进塑料瓶”,后又有大妈抓海鸥拍照喂麻花……这些现象实在令人乍舌。不管对海鸥有没有实质性的伤害,这都是不仅是非常不文明的观鸥行为,也十分危险。海鸥与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若是以此种行为博热度、拍“美照”,实在是大可不必。游客们应该是尽可能爱护海鸥,表达善意,而不是把它们的痛苦当有趣。
虽然海鸥是海边很常见的一种鸟类,但它也属于保护动物。在青岛湾过冬的海鸥主要有3种,个体最小的红嘴鸥,中等体型的黑尾鸥和个体最大的银鸥,另外少量的灰背鸥、黑嘴鸥偶见活动。人群密集,海鸥鸣叫,极具青岛滨海风情。人们发现海鸥的新奇有趣,愿意接近它们、投喂它们是一件很有爱的画面。但是有距离的欣赏也是必修之课,不能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不会说人话“的海鸥身上。万物皆有灵性,心有所畏、行有所止,这才应该是体面、有素质的游客和海鸥相处的模式。热爱海鸥就要学会尊重,学会与海鸥们和谐共处。
近年来,伤鸥、虐鸥时有发生,但是为何屡禁不止?从本质上来看,是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这种不文明行为的严重性。面对于同类型的伤鸥事件,全社会应多角度、线上线下共同发力。首先在立法上加强对海鸥的保护,颁布具体的法律法规形成一种有力的执法依据。其次,在海鸥常出没的景区、地点安装摄像头,对不文明行为进行网上曝光,从而让个人自觉约束行为,减少陋习出现。景区还可以多设立一些提示牌,明确相关规定,增设巡查工作人员,发现问题及时提醒游客。若有市民在现场发现此类事件也应出面制止,形成社会共同监督的良好风尚。
海鸥能被人抓住,说明它们不怕人类,这是一种信任的表现。对待远道而来的客人,更应该爱护它们而不是伤害它们。人城鸥和谐共舞的图景已经成为一张新的城市名片,爱鸥护鸥人人有责,这是使命,也是文明。
信网评论员 李源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