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热线 - 安徽地区最专业的新闻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内新闻 > 山西新闻 幸福大垴 一个地质灾害村的破茧重生

幸福大垴 一个地质灾害村的破茧重生

发布时间: 2016-05-11 17:08:38 来源: 作者:
5月9日上午,晋中市榆社县岚峪乡大垴新村。一排排修建整齐的新房里,多数都有人搬了进来。红窗花、花门帘,搬进新居的大垴人,用最传统喜庆的方式告别过往迎接未来。“土窑洞、干旱井、十个光棍抢媳妇”,这是岚峪乡一

5月9日上午,晋中市榆社县岚峪乡大垴新村。一排排修建整齐的新房里,多数都有人搬了进来。红窗花、花门帘,搬进新居的大垴人,用最传统喜庆的方式告别过往迎接未来。“土窑洞、干旱井、十个光棍抢媳妇”,这是岚峪乡一带广为流传的一句谚语,说的就是原先的大垴村。而就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刚搬进新居的张军,就娶回了一个太原媳妇,这瞬间成了轰动全乡的大事件。
山西属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区。为了从根本上治理地质灾害,我省将地质灾害搬迁纳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程,计划到2020年前完成2.7万户搬迁任务。晋中市榆社县岚峪乡大垴村,是全省首批地灾治理搬迁试点村之一,今年5月,盼了整整一年的大垴人,终于喜迁新居,他们的生活也随之发生了很多变化。

1 崩塌噩梦

从榆社南高速口出来,再有近1小时的车程,才能到达大垴村。说是一个村,其实这里包括了大垴、窑上、道沟、韦地沟、羊圈凹、村前坪等6个自然村,它们依山而建,散落在布满沟沟岔岔的大山里。
黄土崩塌、滑坡……在大垴村,从能记事的孩童到躺在炕上的老人,都太熟悉了。尤其是黄土崩塌,它的前兆很难察觉,一旦发生根本来不及撤离。至今,提起几年前在睡梦中遭黄土崩塌灾害遇难的一位老人和其年仅一岁的小孙子,村里人还难掩悲痛。
除过刻进脑子里的记忆,在大垴旧村,还可以看见几处被滑坡灾害吞噬的窑洞。天灾导致的惨景,像是一个个警示牌,时刻提醒着每个人去防灾。“我们村就建在滑坡体上,大家基本都以种田为生,从懂事起,大垴的乡亲们就是担着箩筐、拿着锄头,在山里到处找平整的地方开凿窑洞。”大垴村党支部书记张国文说,尽管大垴人想尽办法去寻找好地方凿窑洞,但是崖易滑坡的环境还是没有多少改善。
这就是大垴村,全村167户、409口人。人们把这里的贫穷归于“两山夹着一道沟,一出门子就爬坡”的地形。如今,不少青壮年都出去打工,留下来的村民每年汛期都会担心哪儿会塌下来,好在这几年政府重视了,每到大雨来之前,都会有乡镇、国土部门工作人员挨家挨户提醒防灾。

2 搬迁大垴

毛文清是岚峪乡乡长,由于汛期值守需要挨家做工作检点防灾事项,大垴村成了她的“第二个家”。“大垴村是全县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每到汛期,对我们的要求是24小时有人值守,每到大雨来临之际,我们都会对重点防灾户上门帮扶撤离。”毛文清说,有些人会存在侥幸心理不愿暂时搬走,有些人因为身体原因不方便出去躲灾,大垴防灾,成了压在基层政府人员身上的千斤重担,好在,现在大垴村整体搬迁,隐患也自然消除。
大垴人的忧愁,也是省委、省政府的忧愁。2014年,山西财政支出的8成以上和全部增量均用于民生改善,在全省实施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程,大垴村被省市国土资源部门列为首批地灾治理搬迁试点村。按照《山西省加快推进农村地质灾害治理搬迁工作方案》,全省地质灾害村庄搬迁户均12.08万元,资金按省级50%、市级20%、县级20%、个人10%的比例分担。
作为全省首批地灾治理整村搬迁试点村之一,2014年榆社县下了决心,抓住地质灾害治理搬迁、土地增减挂钩、扶贫移民、危房改造、村际公路建设等机遇,争取生态治理项目资金,然后把政策向大垴倾斜,让资金向大垴集聚,集中力量办一件大垴人多年想办而未能办成的事。“针对大垴村搬迁人口多、资金缺口大、实施推进难的问题,我们紧紧抓住省、市实施地质灾害搬迁治理、土地增减挂钩、扶贫移民、危房改建、村级公路建设、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政策机遇,整合国土、农业、交通、扶贫、住建、发改等部门项目,集中资金捆绑使用,启动了大垴新村建设。”榆社县国土资源局局长刘利平表示,为确保项目质量、资金安全,大垴整村搬迁采取公开招标阳光运行。
往哪里搬?怎么搬?省国土资源厅带专家到一线勘测帮着出谋划策,榆社县则集规划、国土、住建、水利、交通、农业等部门的专家调研、论证、测绘,集多人智慧,为大垴规划、把脉。从部分旧村房屋拆除到新房分配,大垴人根据村里的实际,在建房前,将房子分到户,让住户也参与进来当了工程监理。

3 喜进新居

红对联、红窗花……走进大垴新村,随处可见乔迁新居的喜庆。而最喜庆的,还数刚娶了新媳妇的张军家。
红灯笼铺满了整个院子,大红喜字还贴在墙上,见到有人来,张军母亲笑开了花。“你看我们现在住的这房子多亮堂,地板砖、塑钢窗户,以前真的是想也不敢想。”撩起门帘,边请记者进屋参观,张军母亲边聊起了新居的各种好。
从土窑洞搬进了砖瓦房,这在张军家人的眼里,不仅仅是居住环境的变化,更让一家人开心的是,这个五一节期间,他们还在新居里迎娶了太原媳妇。
大垴人眼里的大城市媳妇,是从太原古交嫁过来的王玲玲。王玲玲说她和老公是打工认识的,结了婚也暂时准备留在村里发展。“新村离旧村不到1公里,种田还很方便,关键是考虑到大垴长远发展,政府还在村边上规划了产业发展区。农牧业、杂粮种植等都有优惠政策。”王玲玲说,现在国家很多政策都向农村倾斜,大垴又有新的农业项目规划,作为年轻人如果有好的思路,在农村也能有大发展。她愿意和老公一起在大垴生活下去。
初夏的大垴村,空气清新,123户搬迁农户住房主体已经完成,一排一排,迎着阳光。“地基就扎在基岩上,可抗8级地震,房顶上加盖了50公分厚的炉渣,再盖瓦片。”张国文介绍说,大部分人家院墙准备开工,环绕小区的水泥路待建,水、电、路、排污、取暖、广场、超市、文化活动场所,未来都要配套,完成之后,五十年不落后。

4 破茧重生

在大垴新村正对面的山坳里,一排排蓝顶房屋已经建好,每家每户都可以利用这些免费的蓝顶房养羊、养鸡,在大垴人眼里,这里,才是未来致富的希望所在。
正如王玲玲和村民们所期盼的,整村搬迁,对大垴来说也是一个破茧重生的过程。
新房分到3排5号的杨怀义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有了新房子,种地、养鸡,生活不愁了。他说,“在这里不花什么钱,电费一个月就几块钱,种点地够吃,养几十只鸡,一斤笨鸡蛋就是十五六块钱,够用。”
谈到大垴的“家底”和希望,张国文介绍说,除过畜牧业规划,大垴村还有796亩核桃经济林。在此次搬迁规划中,大垴预留了三期土地,大致能盖480间房。这是为2公里范围内的玉家沟、前庄、后庄、后千峪、牛家岭等5个自然村的搬迁户留下的。
岚峪乡党委书记郝亚峰介绍说,现在,5个自然村的人口加起来还不到200人,希望通过大垴的辐射把小村都集聚过来。这样,一来可以改善空壳村老弱病残群众的生活条件,二来保留原村老百姓土地房屋等财产所有权,以解决空壳村老人养老问题难以保障、产业发展缺乏基础、社会服务跟不上等各种问题。
从旧村到新村,大垴人集体迎来新未来。

本报记者 要维维

  • 关键词浏览:
  • “走出”无声世界 他们带来最美的声音
  • 莫扎特的旋律在流淌——近日在五缘音乐厅举行的一场管乐团音乐会,表面上看,就是常见的音乐会,其实不然。...

  • 古都夜未央 洛阳正青春
  • 夏夜的洛邑古城,流光溢彩,游人如织。身穿汉服的俊男靓女罗衣飘飘、团扇遮面,怡然漫步于悠悠琴声之中,空气中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 福建宁德多举措推动文旅市场回升 旅游业绩创新高
  • 第三季度,宁德市接待国内游客人数1417.7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7.91亿元,分别同比增幅33.6%和46.2%,旅游人数、旅游收入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 未来三年 泉州更新重置37条供水管道 总长约127公里
  • 1日傍晚,泉州中心市区宝洲街和刺桐路交界处供水主管破裂,造成周边路段积水、堵车及多区域停水。...

  • 疑因搭讪起冲突,唐山多名男子在烧烤店围殴多名女子
  • 6月10日,网友发布网帖称河北唐山机场路一家烧烤店多人起冲突,疑因男子酒后搭讪女子,后多人对女子进行殴打。机场路派出所回应,有出警。...

  • 福州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打造居民家门口的“幸福圈”
  • 近年来,福州大力推动一系列社区改造更新工程,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去年,军门社区成为福州市首批11个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社区之一。...

  • 《济南市绿化条例》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 为更好提升泉城生态环境,推动济南市绿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济南制定出台了《济南市绿化条例》。...

  • “人才”来济南能领几张卡?看新政背后人才密码
  • 两天前,在济南一家企业就职刚满一年的小宁领到了一张特别的卡片,这张由济南市发出的“泉城安居卡”将为来济人才安居乐业提供保障。...

  • 济南市市中区开展“强师固本·强课提质”现场会
  • 11月30日,济南市市中区“强师固本·强课提质”现场会在济南市东河小学举行。在学生作品展示区,郑煊可同学分享了学校“走泉城爱家乡”主题教育活动,并介绍了同学们制作的作品。...

  • 共谋大发展 山东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成效显著
  • 10月下旬,济南市莱芜区、钢城区、长清区、平阴县分别与泰安市岱岳区、肥城市、东平县先后签订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贯彻落实上下游协同治污原则;...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