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热线 - 安徽地区最专业的新闻资讯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内新闻 > 新疆新闻 有了红枣地 脱贫不是梦——若羌县探索精准扶贫

有了红枣地 脱贫不是梦——若羌县探索精准扶贫

发布时间: 2017-03-23 23:53:40 来源: 作者:
谈到红枣管理,村干部吐拉古丽·吐尔逊说:“为帮助村民管理好红枣地,从去年开始村里多次请来县林业局技术员,现场为村民讲解红枣修剪、抹芽、摘心和病虫害防治等知识,提高了牧民的红枣管理技能。通过多次现场培训,

新疆日报讯 从2012年起,若羌县98户牧民响应牧民搬迁政策,陆续易地搬迁定居,其中44户牧民在铁干里克镇英苏牧业村定居。由于没有耕地,44户牧民成了村里的贫困户。2016年,若羌县探索精准扶贫新模式,这44户贫困户成为受益者,顺利实现了脱贫。

找准穷根对症下药

3月上旬的一天,天刚蒙蒙亮,英苏牧业村村民苏莱曼·吐尔逊已来到了自家的红枣地。自从有了4亩枣地,苏莱曼每天都要到枣地转转看看。

“这片地是我家的,有红枣地种了,这是我家的致富地,日子有盼头了。”蹲在地头的苏莱曼对记者说。

苏莱曼所在的英苏牧业村是若羌县生态移民易地搬迁定居村,全村有贫困户44户127人,基本都因无耕地、缺乏劳动技能致贫,英苏牧业村也是该县为数不多的贫困村之一。

“2016年我家红枣收入1万多元,加上我家养的100多只鸡和我在村里从事公益岗位的补助金,总共收入2万多元,终于甩掉了贫困‘帽子’。”苏莱曼的妻子玛依努尔·阿不都艾尼高兴地说。

今年39岁的苏莱曼几年前从山上搬下来定居在英苏牧业村,2016年之前,全家4口人仅靠苏莱曼帮别人放牧赚钱养家糊口,入不敷出,生活过得非常清贫。

“过去依靠散养几只牲畜和打零工挣钱,收入没有保障。现在好了,有了自己的红枣地,也掌握了一定的红枣管理技术,红枣地有了稳定的收入,心里踏实多了。”苏莱曼感慨地说。

苏莱曼和该村另外43户贫困牧民成为这片枣园的新主人,这事儿还得从去年说起。2016年,若羌县大力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将这44户牧民列为精准扶贫对象。针对牧民提出的无耕地问题,铁干里克镇英苏牧业村第一书记和镇领导经过近1个月的实地走访,广泛倾听和征求牧民意见,于4月召开村民大会,与44户牧民达成一致意见,利用国家给这44户牧民的草原生态奖补资金和精准扶贫资金,在铁干里克镇库尔干村购买了181亩盛果期枣园。英苏牧业村村委会制定了耕地分配方案,进行实地测量和划分划块,并与牧民签订耕地买卖合同,将181亩耕地平均分配给44户贫困牧民,户均4.1亩,使牧民们如愿以偿地成为枣农,实现了整村推进、集体脱贫的目标。另外,按照幸福乡村建设目标,英苏牧业村的道路得到了硬化,家家户户都通了水、改了厕,装了路灯和有线电视。

“扶贫扶到‘根’上,让牧民在农区稳得住、有事干、能致富,通过整合实施各类资金,每户定居牧民都分到了1套60平方米的定居兴牧房和土地。有了土地,牧民们就能定下心来从事农业生产,增收致富。”若羌县精准扶贫办公室主任李江明说。

苏莱曼成为枣农,走上脱贫致富路,只是若羌县找准穷根对症下药探索精准扶贫新模式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若羌县购买土地分给无地搬迁牧民作为扶贫开发的一个重要抓手,确保搬迁牧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这种新做法已成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效方式,带动了贫困牧民参与现代农业生产,彻底告别贫困。

管护培训到田间地头

英苏牧业村村民托合提·莫明的地里聚集了村里的男女老少,县林业局技术员艾麦·尼亚孜正在给村民就红枣树枝如何修剪进行现场授课和实际操作。

“对枣头进行早期摘心,可抑制2次枝生长,使枣头由生长枝转化为结果枝,并提高产量和质量。”艾麦讲得仔细,村民们听得认真。

托合提是近年搬下山到英苏牧业村定居的贫困牧民,放下羊鞭的他分到了定居兴牧房和红枣地。分到了土地,这原本是件高兴事,但是新问题的出现很快让托合提和其他贫困户高兴不起来。“我们以前在山上都是养牛羊的,红枣树我们根本就不会管护,今后的生活该怎么办?”托合提说。

新困难的出现,引起了各级干部的重视,经过协调,红枣种植和管护培训班开到了田间地头。

谈到红枣管理,村干部吐拉古丽·吐尔逊说:“为帮助村民管理好红枣地,从去年开始村里多次请来县林业局技术员,现场为村民讲解红枣修剪、抹芽、摘心和病虫害防治等知识,提高了牧民的红枣管理技能。”

“现场教学让我们既学到了管护知识,又掌握了实际操作,真是太好了。”村民艾尼瓦尔·艾买提高兴地说。

艾麦说:“我们全程关注枣农的枣树种植情况,结合枣树成长的不同时节到各村去教技术,我的联系方式就张贴在村委会大门口并公布在若羌网站上,只要是村民需要,我们都会义不容辞地为他们服务。”

托合提听完技术员指导,深有感触地说:“种植枣树不仅需要勤劳苦干,还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政府安排技术员现场讲课,解决了我们的实际困难,感谢政府对我们的关心。”

为了帮助44户贫困牧民管理好耕地,铁干里克镇出资30万元修建了1.1公里的防渗渠,解决了红枣地的浇水问题。通过多次现场培训,44户贫困牧民已基本掌握了红枣管理知识,牧民现已变身成为名副其实的枣农。

2016年,若羌县红枣种植面积达到22.8万亩,红枣成为推进农牧民脱贫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的“金果”,农民人均纯收入再创新高,突破3万元大关,达到30076元,较2015年的28502元增加了1574元,连续八年蝉联西部十二省区市首位。

  • 关键词浏览:
  • “走出”无声世界 他们带来最美的声音
  • 莫扎特的旋律在流淌——近日在五缘音乐厅举行的一场管乐团音乐会,表面上看,就是常见的音乐会,其实不然。...

  • 古都夜未央 洛阳正青春
  • 夏夜的洛邑古城,流光溢彩,游人如织。身穿汉服的俊男靓女罗衣飘飘、团扇遮面,怡然漫步于悠悠琴声之中,空气中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 福建宁德多举措推动文旅市场回升 旅游业绩创新高
  • 第三季度,宁德市接待国内游客人数1417.7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7.91亿元,分别同比增幅33.6%和46.2%,旅游人数、旅游收入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 未来三年 泉州更新重置37条供水管道 总长约127公里
  • 1日傍晚,泉州中心市区宝洲街和刺桐路交界处供水主管破裂,造成周边路段积水、堵车及多区域停水。...

  • 疑因搭讪起冲突,唐山多名男子在烧烤店围殴多名女子
  • 6月10日,网友发布网帖称河北唐山机场路一家烧烤店多人起冲突,疑因男子酒后搭讪女子,后多人对女子进行殴打。机场路派出所回应,有出警。...

  • 福州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打造居民家门口的“幸福圈”
  • 近年来,福州大力推动一系列社区改造更新工程,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去年,军门社区成为福州市首批11个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社区之一。...

  • 《济南市绿化条例》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 为更好提升泉城生态环境,推动济南市绿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济南制定出台了《济南市绿化条例》。...

  • “人才”来济南能领几张卡?看新政背后人才密码
  • 两天前,在济南一家企业就职刚满一年的小宁领到了一张特别的卡片,这张由济南市发出的“泉城安居卡”将为来济人才安居乐业提供保障。...

  • 济南市市中区开展“强师固本·强课提质”现场会
  • 11月30日,济南市市中区“强师固本·强课提质”现场会在济南市东河小学举行。在学生作品展示区,郑煊可同学分享了学校“走泉城爱家乡”主题教育活动,并介绍了同学们制作的作品。...

  • 共谋大发展 山东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成效显著
  • 10月下旬,济南市莱芜区、钢城区、长清区、平阴县分别与泰安市岱岳区、肥城市、东平县先后签订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贯彻落实上下游协同治污原则;...

    特别推荐